到底是上海人(廿一世紀版)
Lawrence Li
江雪「季風再來:一家獨立書店的沉浮 以及公民社會的中國命運」:
再一次,在書店隔壁的一家賓館,警方的幾個人找于淼談話,他們是上海方面的「國保」,也即思想警察。這次 ,談話快結束時,于淼問他們:你們真的相信,你們所做的這一切,關掉季風這樣的一家人文書店,是正確的嗎?
其中一個看起來頗有「水平」的警察回答:你可以把這一切想像成是小説《1984》中的一個場景。
張愛玲「到底是上海人」(一九四三):
第二個印象是上海人之「通」。香港的大眾文學可以用膾炙人口的公共汽車站牌「如要停車,乃可在此」為代表。上海就不然了。初到上海,我時常由心裏驚嘆出來:「到底是上海人!」
我去買肥皂,聽見一個小學徒向他的同伴解釋:「喏,就是『張勳』的『勳』,『功勳』的『勳』,不是『薰風』的『薰』。」新聞報上登過一家百貨公司的開幕廣告,用駢散並行的陽湖派體裁寫出切實動人的文字,關於選擇禮品不當的危險,結論是:「友情所繫,詎不大哉!」似乎是諷刺,然而完全是真話,並沒有誇大性。
上海人之「通」並不限於文理清順,世故練達。到處我們可以找到真正的性靈文字。去年的小報上有一首打油詩,作者是誰我已經忘了,可是那首詩我永遠忘不了。兩個女伶請作者吃了飯,於是他就作詩了:「樽前相對兩頭牌,張女雲姑一樣佳。塞飽肚皮連讚道:難覓任使踏穿鞋!」多麼可愛的,曲折的自我諷嘲!這裏面有無可奈何,有容忍與放任——由疲乏而產生的放任,看不起人,也不大看得起自己,然而對於人與己依舊保留著親切感。更明顯地表示那種態度的有一副對聯,是我在電車上看見的,用指甲在車窗的黑漆上刮出字來:「公婆有理,男女平權。」一向是「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」,由他們去罷!各有各的理。男女平等,鬧了這些年。平等就平等罷!——又是由疲乏而起的放任。那種滿臉油汗的笑,是標準中國幽默的特徵。」
btr(上海人):
不要驚慌,等待工作。
美國簽證 拒簽 再簽
Covid-19 瘟疫期間上海市民:
這是謝霆鋒
如果他出現在延慶路,說明延慶路會早日停封
停封
請記得對他說,謝謝謝霆鋒
Covid-19 瘟疫期間上海政府標語:
你笑起真好看,就是打完疫苗的模樣。
文革已經結束但改革開放尚未發生的上海,長得像松隆子的語文課代表寫下的敘情標語。
(原載《一天世界》博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