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人身份三原則
Lawrence Li
@sub_wb_ 對中國人身份認同的定義很有用:
我對自己「中國人」的認同主要有三個方面:
第一,可以讓我感同身受的童年/青春期創傷,包括來自家庭、學校和社會的具有普遍性的經歷;第二,中國的文化,包括各種哲學、文學和藝術,當代的電影和音樂,以及對歷史(尤其是歷史悲劇)的知識;第三,當代的各種網絡文化,我在網絡上和許多同齡人培養的共同體意識。
完全沒有說我自己「很懂中國」的意思,但如果一個人不瞭解個人和民族的苦難,對各類藝術作品一竅不通也沒有興趣,並且和我上網時關注的東西完全不同⋯⋯那我其實對她不會有任何認同感,即使我們出生長大在同一個國家。
不過第二點需要釋明:是單純指古中國和中華民國的文化,還是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?包括翻譯成中文的西洋哲學和文學嗎?還是說「只要是中國人在思考哲學,那就是中國的哲學」?
不知道為什麼,感覺小紅書上面有很多人用「東亞」來形容第一點(而不是中國)。
或許日本、韓國、蒙古、台灣、中國確實有某些近似之處,但如果妳是在中國的家庭、學校和社會感受到了創傷,那就是中國而非東亞的創傷。
(原載《一天世界》博客)